“鹦鹉学舌”即回声式语言指的是孩子会仿说他听到的话。是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障碍中比较典型的特征,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即时性回声,即儿童会重复刚刚听到的所有或部分话语,例如:妈妈对孩子说“叫老师”。
#海南言语机构 孩子也会说“叫老师”,这种方式的仿说侧面反映了孤独症儿童对别人的沟通行为是有反应的,只是听不懂别人的问话内容或问话方式。
另一种是延迟性回声语言指孤独症儿童会重复,在过去的某一时刻听到的声音或句子,那么家长该怎么处理“鹦鹉学舌”呢?
功能性还是非功能性的鹦鹉学舌
非功能性鹦鹉学舌
如果是重复无意义的语言,那么这种鹦鹉学舌可能主要是用来作为一种口头上的自我刺激,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给孩子提问来或者阅读故事书等来转移注意力,减少自我刺激的频率。
功能性鹦鹉学舌
这时不应该去阻止他试图进行交流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不断练习变化他所说出的句子例如:儿童为了想要吃薯片,说“薯片在桌子上”,这时要立即给予辅助,“薯片在桌子上,我想拿。"当儿童正确说出来,我们再立马把薯片拿给儿童。
提高儿童语言理解能力
大部分孩子出现鹦鹉学舌,是因为认知能力没有跟上来,他们没有足够强的词汇量和语言理解能力,但家长却过度高估了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应该询问治疗师关于孩子的认知程度,然后循序渐进,加强对孩子认知理解部分的训练。
语言示范要以孩子的口吻
当孩子完全照搬家长的话时,家长要学会按照自己期待孩子讲话的方式来示范语言。
例如:妈妈对孩子说:“叫老师”
孩子:“叫老师”
“老师好”妈妈从孩子的视角示范:
孩子重复:“老师好”
如果是面对问答式的仿说,那么每次在提问后不要等孩子仿说,马上把答案连着一起说出来,并且要把答案说的的特别清楚。例如:将问题小声快速说出“这是哪里?”,而将答案立即大声地说出,让孩子重点听到答案,之后孩子通过仿说的形式正确回应,之后辅助渐退。
多让孩子主动表达
很多时候孩子的语言有了很大进步,却还是会条件反射的去仿说。这时候很有可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语言辅助太多。因此家长要学会放手,多给孩子一些时间,不要一着急全替他说了,如果孩子没办法全部表达出来,我们再给予提示。同时要把握儿童的需求动机,只有当儿童主动表达后,才满足儿童的需求。
#海口言语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