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像一个小小的星球,“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独自闪烁,与外界隔着一层隐形的壳。
孤独症学名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目前,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孤独症全球平均患病率为62/10000(0.62%),相当于每160个儿童中就有一位孤独症儿童。我国约有超1000万孤独症患者,平均每88个孩子里就有一个孤独症患儿,发病率相对而言也较高,但是孤独症的发病因素相对较复杂,许多家长对于孤独症也缺乏了解,甚至存在很多误解。
#海南自闭症机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那些关于孤独症的误解。希望各位家长能够提高认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让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孤独。
Q1、孩子只是性格内向,并不是什么孤独症。
很多人对孤独症存在误解,就算患儿早期存在一些症状,一些家长也会认为孩子是“贵人语迟”或只是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长大一些就好了。实际上,孤独症影响着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他们无法与人建立正常的情感联系。因此,家长应提高对孤独症的认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目前,孤独症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可以有效促使孤独症儿童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Q2、孩子不会说话就是孤独症?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孤独症儿童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孤独症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并不能完全作为孤独症的判断依据。自闭症又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这其中包括阿斯伯格综合症这种没有明显语言和智能障碍,但是却又具有兴趣缺乏、刻板行为、社交障碍等症状的类型。因此会不会说话并不能完全作为自闭症的判断依据,而是要看具体的区域划分。
Q3、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不与人沟通交流,自伤、暴力冲动等行为看起来是心理有问题的表现,但自闭症实际上是身心的全面发展障碍。因此,只看心理医生是没用的。
孤独症的病因复杂不明,相关研究推测可能是因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 基因因素
◍ 环境因素:妈妈怀孕前三月、父亲年龄、饮食营养、化学元素、传染病、污染、压 力
◍ 基因与环境因素互相作用
◍ 脑结构:孩子两岁前与后大脑发育速度突降,大脑区域功能不同,大脑处理方式不同
孤独症是一个神经发育障碍性,社交沟通障碍性的疾病,并非完全是心理疾病。
Q4、必须得到孩子的诊断结果。
许多家庭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各个医院奔走,为孩子反复诊断。接受诊断结果的确是一件需要极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事情,担心孩子被误诊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建议家长在发现异常时,应尽早康复治疗和干预。孤独症和发育迟缓的黄金年龄为2—6岁,适宜的干预年龄为2—12岁。
希望各位家长能够认识到,诊断的目的只是为了做一个分类。家长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目前的各种技能水平。关键是提高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纠结于诊断结果。例如一个孩子3岁还不会说话,他应该积极的对孩子进行语言发展的康复治疗和干预。
Q5、孤独症都是天才/智力低下。
在许多影视剧中,孤独症都成为了天才主角们得“时髦挂件”,仿佛得了孤独症就会成为天才。当然,也不乏有很多人认为“孤独症”=“傻子”。实际上,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少数在正常范围,极少数高于正常范围。确实有极少一部分患者在美术,音乐,记忆力等方面有一定特殊才能,但更多的孤独症患者在智商上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
注意:尽早干预
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治愈。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行为干预和教育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不良预后。干预越早越好,确诊患儿应立即干预,疑似患儿也应尽早干预。
#海口自闭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求助专业机构的同时,家长也需要利用家庭与社会资源,给孩子营造语言沟通与交流的环境。
部分孤独症儿童容易出现影响自身和他人的各种挑战性问题行为,因此采用相应的行为矫正方法和预防策略,可以从多到少、从少到无地减少问题行为。
如果孤独症儿童存在较严重的情绪不稳、自伤、攻击和破坏性行为,且行为矫正方法无效,或同时患有其他精神障碍时,医院就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虽然目前自闭症没有明确有效的治愈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就要被放弃。相反,患儿家长要抓住每一个治疗机会,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努力让自闭症儿童融入社会大家庭。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