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孤独症个体缺乏社交动机和社交技能,因此,教育和干预常以教授孤独症儿童模仿“常人”的社交互动为目标。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往往单方面被归因于孤独症儿童,而忽视了反思教学方法本身是否得当。神经多样性的观点引发了人们对于孤独症社会性和社会学习模式的重新思考——基于普通人社交互动的教学方式是否是孤独症学习的唯一路径。
本期推文将介绍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孤独症研究中心近期发表的研究《Autistic preschoolers display reduced attention orientation for competition but intact facilitation from a parallel competitor: Eye-tracking and behavioral data》.
研究背景:近年来的研究提示,我们可能低估了孤独症个体的社交动机(Jaswal & Akhtar, 2019)。与其认定孤独症个体缺乏社交技能,一种替代的解释是,他们表达社交意愿的方式与常人不同、更倾向于通过非传统的互动方式进行社交,比如平行互动优先面对面交流。
大约三年前,在一次会议上我第一次遇到其他孤独症人士时,我看到孤独症人士使用他们的固恋(fixations)作为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桥梁。现在,与Kathy和Donna在一起,我体验到了另一种自然的孤独症社交行为—— 平行互动的stimming。
——Sinclair, 2005
如果我不看对方的脸,我能更好地听到对方说话……所以,当我努力听别人说话时,我就不会努力去看他们,所以有时候当我在听某人说话时,我可能会把视线移开,但我可能会把耳朵转向他们。
---Robledo et al. (2012), p5
平行教学(lateral tutorship,也称“侧向辅导”)提供了一种替代性教学策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成人与儿童并列活动,而无需明显的口头或肢体指令直接干预,亦无须要求儿童进行常规的社交互动,比如眼神交流、共同注意或是表情与动作的同步(Mottron,2017)。平行教学因此被视为一种更适合孤独症儿童、让他们能以自己舒适的方式参与学习的策略。平行竞争游戏作为平行教学的一种更加结构化的实现形式,提供了一种使儿童能在目的明确、结构化的社交情境中独立完成任务的 “孤独症友好”活动模式。
相比于传统交互式游戏,平行游戏更容易吸引孤独症儿童的关注吗?
当前研究使用了眼动注视追随范式(gaze-contingent paradigm),根据儿童的选择性注视时间来衡量儿童对传统合作式游戏和平行竞争游戏的相对注视偏好。如下图所示,平行竞争游戏(比赛钓鱼)中的参与者不需要像合作游戏(一起钓鱼)中那样直接互动,而是彼此独立、并排进行友好竞赛。
参与研究的儿童平均年龄为5.8岁,孤独症组儿童(N =26)的平均诊断年龄在3岁,其中20名儿童同时存在语言发育迟缓;对照组(N=20)是年龄和非言语智力匹配的典型发育儿童。
结果显示,对照组儿童的目光追随更多分配给了平行竞争游戏的视频,但孤独症组儿童对两个游戏视频的注视时间无显著差异,说明他们对社交情境的关注可能并不取决于社交互动的价值和强度。
平行竞争能够直接影响孤独症儿童的实际行为表现吗?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让同一批儿童实际参与到了平行竞争活动中,来观测平行竞争能否促进孤独症儿童的任务表现。
结果发现,相比于独立完成任务,平行竞争提升了儿童的运动表现和认知问题解决效率,而且两组儿童的促进效应没有组间差异。这一结果说明,孤独症儿童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展现出与非孤独症儿童相似的社会学习和互动增益。
上图:搬运乒乓球(运动任务);下图:卡片分类(认知问题解决任务)
综合来看,尽管孤独症儿童可能并不像普通儿童那样对游戏的社会性价值有敏感的视觉注意偏好,但他们仍然能够从平行的社交情境中获益,产生典型的社会促进效应。
平行游戏的价值:
创设“孤独症友好”的教学情境
相较于合作互动游戏,平行游戏往往被视为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的表现 (Chang et al., 2016; Sigman et al., 1999)。因此,在实践中,平行游戏往往不被鼓励。然而,当前研究表明,平行活动可以为孤独症儿童带来即时的表现提升,诱发了与普通儿童相似的自动化社会学习,而无需教师提供外显的眼神互动、社会性强化、口头或手势指令。
孤独症非传统的社交模式需要更加“优势本位”的解读。在干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如果仅仅强调某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则会无意中“剥夺”其他形式的社交机会。我们认为,基于兴趣的平行活动是一种更加“孤独症友好”的学习情境,是“启动”孤独症学习的有效途径:
首先,平行游戏的社交压力低,允许孤独症儿童将认知资源集中在目标任务上;
第二,当孤独症儿童对环境的社交结构感到舒适时,实际的社会连结(social bonding)更易发生。平行教学就好比是孤独症版本的“面对面互动”,能够自然诱发儿童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模仿学习;
第三,平行活动允许孤独症儿童跟随自己的步调观察他人以调节自己的行为,在不受外部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学习技能,减轻焦虑。
与其迫使孤独症儿童长时间从事他们可能抗拒的传统密集交互式活动,一种更经济实惠的做法或许是利用他们的已有优势——来自平行活动的自然且即时的学习能力。
本研究发表于《Autism》期刊,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特教系、孤独症研究中心于洛迪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Laurent Mottron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研究提出,教育工作者、研究者以及家长可考虑辩证审视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和学习能力。通过提供契合孤独症儿童特性的教学和互动模式,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现有的社交技能上取得进步,更能开拓他们的学习潜力和社交世界,真正实现教育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