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15203661881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定格精彩瞬间,分享快乐时光
多动症——2300万孩子被折磨!
发布时间: 2024-09-11 10:33:34 | 977 次浏览

“多动儿”,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听说过,但家长们对此的看法往往两极分化:

一方面,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不守规矩、小动作频繁、做事拖拉、注意力涣散、学习时分心等行为,便开始担忧孩子是否患有多动儿……

另一方面,也有家长认为多动儿只是孩子天性活泼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问题会自然消失,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海南多动症机构 那么,多动儿究竟是什么呢?孩子活泼好动、容易分心、坐不住就一定是多动儿吗?多动儿的问题会随着时间自己好转吗?

「多动儿」实际上是一个医学术语!


一、孩子活泼好动 ≠ 多动儿

多动儿在医学上有一个更专业的称呼,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多动儿”这个称呼可能会引起误解,让人以为单纯的好动就是多动儿,或者只有活动过度的孩子才会被忽视,从而延误了治疗。

ADHD的主要特征是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冲动,活动过度,这些症状与孩子的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符,智力通常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学习、情绪、社交和家庭功能。

792.jpg


二、ADHD根据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

✔ 注意力缺陷型:这类孩子难以保持注意力,可能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干扰而分心,容易忘记事情,丢失物品,或难以完成计划。

✔ 多动-冲动型:主要表现是过度活动或冲动,可能难以静坐或安静地玩耍,打断他人,或在行动前不考虑后果。

793.jpg

✔ 混合型:这类孩子同时表现出上述两种类型的特征。


三、中国有 2300 万多动症患儿就诊率却不足 10%

ADHD的成因尚不明确,普遍认为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大约有2300万儿童和青少年正遭受ADHD的困扰。

然而,与这一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ADHD患者的就诊率不足10%,确诊的患者中也只有不到1/3的儿童接受了规范治疗,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

2021年5月,中国进行了首次关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73992名6至16岁学生中,ADHD的患病率为6.4%,这意味着每50个孩子中可能有3个ADHD患者。在这些患者中,男孩多于女孩。

大多数ADHD儿童是在上小学后因学习困难而被诊断出来的。

794.jpg

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和语言能力有限,家长很难发现他们的冲动控制能力不足。有时老师会反馈孩子与其他孩子不同,表现为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乱跑、不听从指令、自控能力差等,但这些情况可能不会立即引起家长的重视,导致无法早期确诊。

上小学后,这些孩子面临书写、听讲、课堂纪律等更大的挑战,问题更加明显,家长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孩子就医,从而确诊。


四、早期发现和干预是应对ADHD的最佳策略

ADHD有哪些迹象?能否更早被发现并进行干预?

我们整理了一些儿童期ADHD的症状线索,帮助家长在早期进行预判,以便及时就医。


1、注意力不集中

在学习时,难以专注于一项任务,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分散注意力。例如,写作业时,会频繁地看向窗外、摆弄文具或者起身做其他事情。

听讲困难,在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经常走神。老师提问时,可能不知道讲到哪里了。

做事粗心大意,经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如写错字、算错题等。

难以组织和安排任务,比如整理书包、完成作业等需要一定顺序和计划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很困难。


2、多动冲动

坐不住,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手脚不停乱动。

难以安静地玩耍,总是跑来跑去,大声喧哗。

经常抢答问题,在别人还没说完话时就插嘴。

难以等待,比如在排队时会不停地催促前面的人或者离开队伍。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冲动的孩子都患有ADHD,其他疾病也可能有类似症状(如学习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等)。要确诊孩子是否患有ADHD,还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不同医院的科室设置可能有所不同,就诊时可以选择发育行为科、心理科、儿保科、神经内科等。

目前没有特异性的生理指标可以诊断ADHD。确诊ADHD需要专科医生通过专业、细致、多维度的观察、访谈、检查和心理测评,从孩子的语言、行为、能力、作业、家庭情况等综合评估。

由于儿童的特殊性,家长的陈述和量表填写是获取详细信息的主要途径,包括孩子的家庭表现、课堂表现、出生史、疾病史、家族史等。

怀疑孩子患有ADHD的家长,建议在就诊前耐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与老师多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如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多动的具体表现、课间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以便尽量客观地完成测评量表的填写。


五、孩子得了ADHD不治疗长大后会自己好起来吗?

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70%的孩子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虽然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减轻,但仍有30%至50%的孩子症状会持续到成年期。

如果ADHD儿童确诊后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后果,如学习成绩下降、攻击性行为、情绪障碍等。

如果症状既没有好转又没有得到正确地应对,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容易合并其他问题,如抑郁、焦虑、对立违抗等情绪障碍。

795.jpg

因此,ADHD的及时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需要家长重视。

ADHD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主要目标是缓解核心症状,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损害,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减少冲动,改善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

根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诊断规范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

对于4至6岁的ADHD儿童,建议首选非药物治疗,即行为干预作为一线疗法,包括感觉统合训练、脑电生物反馈训练、行为矫正等。

6岁以上的ADHD儿童,建议采取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以帮助患儿以较低用药剂量达到最佳疗效。


六、药物治疗会产生副作用吗?不给孩子吃药行不行?

药物治疗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一线和最有效的干预方式之一。

许多家长对用药持怀疑态度,担心用药会有严重的副作用,或者认为孩子不吃药也会好,因此抗拒用药。数据显示,约70%的患儿经药物治疗有效。

目前国内治疗ADHD的一线药物包括哌甲酯和托莫西汀。

796.jpg

是否采取药物治疗、选择何种药物治疗,应根据医生的评估结果而定。医生会在用药前详细评估孩子的用药史、药物禁忌、用药前的身高体重、心血管情况。在用药期间也会定期监测不良反应。

因此,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只要定期监测及随访(一般3至6个月随访检查一次),用药还是相对安全的。

在实际诊疗案例中,家长自行停药的情况屡见不鲜,有的是看到孩子明显好转觉得不用吃了,有的是担心长期服药产生依赖性,也有家长看到孩子服药后吃不下睡不着于心不忍就中断用药,但断药后又复发,循环往复......

ADHD的药物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需要医生观察、评估孩子的功能恢复情况,症状完全缓解一年以上方可考虑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因此,家长切勿擅自停药。


七、ADHD治疗过程中父母的认知和接纳至关重要

作为ADHD儿童的家长,如果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无法充分了解孩子,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回应,不仅会损害亲子关系,也不利于孩子症状的改善。

父母正确认识ADHD,是参与治疗的第一步,不给孩子“贴标签”,理解和接纳孩子,与孩子进行友好沟通,帮助孩子接纳自己。

并在孩子和老师之间充当沟通桥梁,家校协作为孩子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更宽容接纳的环境。让孩子进步老师表扬及肯定孩子的进步孩子觉得更有信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797.jpg

虽然治疗ADHD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家长们不必过于焦虑。生活中,患有ADHD的杰出名人也不少,比如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就是ADHD患者中杰出成就的典型代表。

相信基于科学的干预,正确的养育方式,ADHD也可以成为孩子一项独特的优势。

希望每一位患有ADHD的孩子都能被理解,被接纳,被爱护,自信成长。”


#海口多动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640.png

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联系我们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关注我们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19-2025 版权所有:海口市琼山区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琼ICP备2021000187号-1 网站建设:创想传媒
 留言板
X
启星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咨询热线:15203661881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