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自闭症孩子心智不好,但心智到底是什么?情商,发育,还是其他?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一、心智是什么?心智和情商一回事吗?
晓音一家有事要出门几天,拜托住在同一幢楼的朋友帮忙浇花。两周周后晓音一家返回时,刚到门口就惊呆了:订阅的报纸(每天送至门口)散落满地。但走进屋内,发现朋友正在给花浇水。
提到门口堆积的报纸,朋友一脸无辜:“你们只嘱咐了我浇花,没有说拿报纸呀。我来时还特别注意跨过它们进屋,一个脚印都没踩上去。”
这……
#海南孤独症机构 晓音既无奈又好笑。这位朋友可是某知名985毕业的高材生呀!这脑回路真是耿直了……
这个案例正好说明了“心智”。
心智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一个人理解自己与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如情绪、欲望、意图、期望、信念等。
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在生活中,看到、听到、感受到周围环境、物品、人物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不同年龄的人判断标准和角度有所不同。
比如,如果晓音拜托一个5、6岁的孩子帮忙浇花,那他有这样的举动一点也不奇怪,甚至会让人觉得可爱。因为以他这个年龄、阅历来判断,他能记住并完成浇花任务就已经非常棒了。
但如果是40多岁的成年人,就会让人哭笑不得了。因为从成人的角度出发,当朋友外出且告知自己时,即使没有特别嘱咐,也会自然地帮忙留心家里情况。看到每天送到门口的报纸,即使不帮忙拿进屋,也会整理一下,放在旁边。
心智能力和智商高低并不对等。
不具有与其生理年龄相符的心智能力,是心智障碍的一个表现。我们常说自闭症孩子看起来比较幼稚就是这个原因。
有人也许会问,这不就是情商低吗?
还真不完全一样。
情商主要是个体对自身及他人情绪的感知、理解、管理和利用的能力,比如能否识别他人情绪、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等。
而心智不仅与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包括思维模式、认知结构、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等方面相关,又反映了一个人内在心理结构和思考方式,包含逻辑推理、问题解决、知识储备等。
但心智和情商是互相作用的,且都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重要作用。
心智的发展会影响个体对情绪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一个具有更成熟心智的人可能在情商方面也有更好的表现;而良好的情商也有助于心智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处理复杂人际关系中提升认知能力。
总的来说,心智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情商的发展能使个体的心理机能更加完善和全面,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二、谱系孩子的心智怎么了
当我们跟一件事,一个人,甚至一个物品发生交集时,大脑都会产生想法。面对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想法不同。
比如在荒漠中看到半杯水,有人会开心:哇哦,还有半杯水。有人会沮丧:哎呀,怎么只有半杯水。
面对困难,有的人习惯从外部找原因,有的人习惯从自身找原因。
个体在认知和思考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模式、框架或套路特有的思考方式就是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心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人们习惯用来理解世界、处理信息和做出决策的内在方式。
《阿斯伯格综合征完全指南》一书中提到,普通发育儿童一般在5岁以后,就已经非常善于感知和理解社交线索,从而明白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也就是说普通发育人群在跟周围环境产生交集时,会自然而然地注意、提取、理解、回应社会性线索,甚至会用拟人化的想法,把人类的社会化行为投射到动物和无生命的物品上。比如星星眨眼睛,小草笑眯眯。
但在自闭症孩子看来,“此情此景”就是“此情此景”。
这样的心智模式也是影响自闭症孩子社交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
1、社交信号识别捕捉
普通发育儿童年幼的时候就能意识到大人会帮助自己。
但谱系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很难察觉到身边有人发出的帮助信号,也很难想到“向他人求助”这个方法,遇事习惯于自己解决。
此外,由于不喜欢目光对视,很少注视他人面部,谱系孩子也会错失一些社交信号。
2、社交信号分析解读
因为心理理论能力缺陷或迟缓,很多谱系孩子难以分清楚他人的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所以会通过行为本身而不是情境来判断是非好坏。
比如壮壮在排队时被后面的同学踩到了脚,老师告诉他同学是不小心的。他便把踩脚和不小心联系到了一起,以至于后来同学每天都踩他脚,他也说是不小心。
还有难以理解言外之意。
6岁的阿斯女孩朵朵有次跟爸妈外出,路上因为导航出了故障绕了很多路,妈妈感慨了一句:“我头都大了。”
结果朵朵盯着妈妈看了半天,回复了一句:“你的头没变大呀!”
有时候,自闭症谱系孩子不是捕捉不到社交信号,或他人情绪,而是他们对此的解读不同。
除此以外,因为对周围环境信号接受和解读模式不同,自闭症谱系障碍人士也很难分清善意的谎言和谎言,容易被欺骗,被误认为不懂礼貌等。
3、社交信号回应
一些谱系人士,尤其是阿斯伯格人士,通过后天学习,也能发展出类似普通人的心智能力。
区别在于,实际应用时,他们并不是凭借直觉和自发性,而是需要意识控制地推理。这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反应速度。
此外,自闭症孩子还具有心智特点:
第一,专注于细节。
谱系人士往往更关注事物的具体细节,而较难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情境。
上图中,普通人大多最先注意到大的字母ESAH,而自闭症人士普遍会先注意到小的字母AHES。
第二, 思维刻板性。
思考方式较为固定和刻板,较难适应变化和灵活处理问题。
第三, 自我中心倾向。
谱系人士在认知世界时可能更多从自身角度出发,难以全面考虑他人观点。
第四,较弱的因果推理能力。
在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谱系孩子存在困难。
第五,模式依赖。
容易依赖熟悉的模式和行为,对新的模式和行为适应较慢。
第六,有限的想象力。
在想象和创造方面可能相对较弱,较难进行丰富的心理模拟和想象情景。
三、4个提高谱系孩子心智的方法
如何提高孩子的心智,这些方法可以尝试:
1、社交训练
通过不同的活动,让孩子练习理解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和互动方式。
具体方法有:
(1)看图说故事
找一些跟生活相关的图片或拍摄孩子生活的真实情境,和孩子一起看图说故事。
比如图片展示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哪些人,哪些物,他们在干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注意要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环境来判断人物的想法和心情。同时注意记录孩子的关注点和忽略的点。
(2)情景演绎
比如前面在社交信号解读中提到的壮壮被同学踩脚。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可以把这些情境略带夸张地演给孩子看,同时旁白出人物的内心想法,帮助孩子区分故意和意外的区别。
(3)互动游戏
有两个实验,家长也可以当作游戏,多次给孩子演示出来,帮助孩子理解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实验一:
拿出一个急救箱,让孩子猜猜里面是什么。孩子的回答可能是创可贴、药物、体温计等。但当箱子打开时,里面出现的是玩具。
这时问问孩子:如果你的朋友看到这个箱子,他们会猜里面有什么?
通常,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会回答:“我的朋友会猜里面是玩具。”但小学以后的孩子们会说:“他们也会认为里面是药物。”
实验二:
一个叫莎莉的小女孩把一个球放到篮子里,然后出去散步。
当她离开时,另一个叫安妮的小女孩悄悄把球从篮子里拿出来,放进一个箱子里。
当莎莉回来时,她想玩球。研究人员问起,“莎莉回来,首先会去哪找球?”
同样,年龄小的孩子认为萨利会去箱子里找球,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知道了不清楚离开后的情况,所以还是会去篮子里找球。
以上两个实验,家长都可以置身其中,来一场真实的表演,让孩子清清楚楚地看到不在场的人无法目睹事情经过,再向孩子解释因此他们的想法不同。
2、情绪认知训练
(1)使用照片、绘本、玩偶等帮助孩子识别不同的表情,以及这些表情背后对应的情绪。
(2)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理解情绪产生背后的原因。
3、环境和自我认知训练
(1) 让孩子通过镜子、照片等认识自己的外貌和身体特征。
(2)鼓励孩子讲述自己的喜好、优点等,增强自我意识。
(3)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引导孩子说出当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在交流中强调心理状态相关的词汇,如“我想”“你觉得”等。
(4)跟孩子讨论新闻或故事,培养孩子理解事件之间的关系。
4、多给孩子积极的体验
成功的经验很重要,对自闭症孩子来说也是一样。
好比你觉得自己能完成一件事情,就会想各种办法全力以赴,成功的经验又会强化“我能行”的信念,积极的心智模式就得到进一步发展。相反,消极带来更消极。
所以生活中,当孩子关注到他人,回应了他人,家长要尽可能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强化他这样的行为,帮助孩子建立“与人互动”的心理模式。
最终,当孩子成长为大人,哪怕他不是靠直觉,哪怕回应有延迟,只要能够完成基本社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海口孤独症机构 海南孤独症机构启星特教,深耕自闭症、发育迟缓、言语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等领域,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方案并由督导团队进行教学督导。启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自闭症、发育迟缓等儿童,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启星特教开设了多门课程,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采用一对一教学方式,帮助众多的孩子多方面发展,促进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