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校区一位家长红着眼眶告诉我:6 岁的女儿在幼儿园滑梯旁玩耍时,突然蜷缩在角落,捂住耳朵浑身发抖。当她蹲下来轻声安抚,孩子却用力推开她哭喊:"不要碰我!" 这一幕让周围家长瞬间凝固。然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无数自闭症家庭中重复上演。
当孩子被贴上"任性""难相处"的标签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超过80%的自闭症儿童正经历着一种更隐秘的痛苦——感统失调(感觉统合失调)。
#海南感统机构 他们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混乱、更煎熬。
一、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简单来说,是大脑对身体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前庭觉、本体觉)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处理和整合的过程。
我们日常的一举一动,从轻松地走路、自然地与人交谈,到精准地书写、熟练地使用工具,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行为,都离不开感觉统合的作用。它就像我们身体的 “指挥中心”,协调着各个感官和身体部位,让我们能够顺畅地与周围世界互动。
对于自闭症儿童而言,这个 “指挥中心” 却常常 “失灵”。
他们的大脑在接收、处理和整合感觉信息时出现了问题,导致他们在生活中面临诸多困扰。
比如,有的自闭症孩子对声音或灯光异常敏感,一点细微的异常声响或光线变化,都可能让他们崩溃大哭;而有的孩子却对触觉迟钝,摔倒了也不喊疼,甚至受伤流血了,都毫无反应;还有一些孩子肢体不协调,走路像踩在棉花上,写字抓笔像拿锤子一样。
这些都是感统失调在自闭症儿童身上的常见表现。
二、被忽视的真相:感统失调正在偷走孩子的未来
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感觉处理异常,超 80%(部分研究显示可达 85%) 的孩子在视觉、听觉、触觉等系统中存在功能失调。这些异常不仅带来生理痛苦,更深远影响着他们的成长:
(一)社交障碍加剧
感统失调使得自闭症儿童在社交场合中困难重重。
由于对触觉刺激的过度敏感,他们可能会拒绝他人的拥抱、牵手等友好举动,让周围的人误以为他们冷漠、不合群。
在听觉上的异常反应,使得他们在嘈杂的社交环境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无法正常参与交流,只能选择逃避。
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中,自闭症孩子常常因为无法忍受周围的声音和人群的触碰,而独自躲在角落里,与其他孩子的互动极少,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与他人之间的隔阂,阻碍了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学习困难重重
课堂上,感统失调给自闭症儿童带来了诸多挑战。
听觉敏感的孩子容易被环境中的噪音干扰,无法专注听讲;触觉敏感可能导致他们握笔姿势僵硬,书写困难;本体觉失调使他们坐不住、动作笨拙,难以完成精细的手工或体育活动。
在学习新知识时,由于大脑对各种感觉信息的处理混乱,他们难以将视觉、听觉等信息有效整合,理解和吸收知识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孩子。有的自闭症孩子在阅读时,经常会出现跳字、漏字的情况,数学计算也常常出错,导致学习成绩远远落后于同龄人。
(三)情绪问题频发
当感官刺激过载时,自闭症孩子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不适,只能通过尖叫、摔东西、自伤(如打头、咬手)等行为宣泄情绪。
例如,在商场这种环境复杂、刺激繁多的地方,自闭症孩子可能会因为无法承受过多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突然情绪崩溃,哭闹不止。
这种情绪的频繁爆发,不仅让孩子自身陷入痛苦之中,也让家长和周围的人感到困惑和无奈,同时也容易让孩子陷入 “越失控越被误解” 的恶性循环,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三、如何帮助自闭症孩子摆脱感统失调?
但黑暗中总有曙光。7 岁的阳阳曾是让老师头疼的 “问题学生”:课堂上坐不住,频繁打翻水杯,连简单的握笔都十分困难。
在接受专业感统训练后,他不仅能独立完成平衡木行走训练,还能专注听完 20 分钟的故事课;原本抗拒触碰的乐乐,通过循序渐进的触觉脱敏训练,现在能主动牵起妈妈的手逛街。
这些真实案例印证了科学干预的力量 —— 美国孤独症谱系障碍国家专业发展中心证实,感觉统合疗法能显著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感官处理能力。常见训练方法包括:
(一)前庭觉训练
利用平衡木、旋转椅、吊缆游戏等器材,可以帮助孩子调节平衡感和空间感知。比如,让孩子在平衡木上缓慢行走,锻炼他们的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通过旋转椅的适度旋转,刺激前庭觉,减少孩子晕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二)触觉脱敏训练
从轻柔的按摩、不同材质的触觉刷刺激,到玩沙、捏黏土等游戏,逐步帮助孩子适应各种触觉刺激。可以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孩子的身体,让他们逐渐适应身体被触碰的感觉;让孩子在沙池中尽情玩耍,感受沙子不同的质感,通过触摸、抓握沙子,增强触觉感知。
(三)本体觉强化训练
通过攀爬、跳跃、负重运动(如背沙袋行走)等方式,增强孩子对身体位置和力量的控制,改善动作协调性。让孩子攀爬攀爬架,在攀爬过程中,他们需要准确感知自己身体的位置和动作,从而提高本体觉。进行跳跃练习,如跳绳、立定跳远等,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腿部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四、家庭支持指南
除此之外,家长的支持同样也至关重要。
首先,降低环境刺激是第一步:提供降噪耳机、改用柔光照明、允许孩子在超载时短暂离开。然后,在日常互动中,避免突然的肢体接触,提前预告可能引发不适的场景(如 “5 分钟后要用吹风机”)。
更重要的是,家长应放下“纠正行为”的执念,转而关注孩子的微小进步——多忍受5分钟噪音、尝试一种新食物,都值得真诚的鼓励。
当我们不再将孩子的行为视为 “问题”,而是看见背后的感官挣扎,才能真正理解他们。他们需要的不是强行融入 “正常”,而是一个被接纳的环境,以及科学引导下的成长空间。
因此,居家干预对于孩子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有些居家干预的方法可能会适得其反,阻碍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海口感统机构 启星感统馆专为2-6岁的儿童而设,旨在借助专业的、系统的感觉统合训练课程,为适龄儿童的感官发育与个性发展注入更丰富、更精确的感觉信息,满足儿童与生俱来、无处不在、随时变化的感官需求,综合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为孩子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学为根本
言语障碍 发育迟缓 感统失调 自闭症 注意力差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龙昆南路东侧107-1号锦浩•金岛天下商铺二、三楼
电话:15203661881 0898-65350242
邮箱:2559307150@qq.com
扫一扫,添加微信咨询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